您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名家 > 書畫 >

吳學全

發(fā)布時間:2022-04-22     發(fā)布人:本站     點擊:
       
 
       吳學全,號文全居士,江西九江人,民盟盟員、大學文化,現(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江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九江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民盟九江書畫院副院長。其在書畫、攝影、設計、寫作等方面皆有不同程度之渉獵并均有作品散見于全國各類報刊。書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國性重要書法展覽,先后在中國美術館、中國軍事博物館、國家圖書館以及香港、臺灣、新加坡、加拿大、美國等地展出,獲第四屆東北亞國際書畫攝影展銅獎、信德杯全國書法展最高獎、書法報30年全國書法大賽最高獎、江西書法黃庭堅獎優(yōu)秀獎,并受邀為多處旅游景點題寫匾額、楹聯(lián)或刻碑勒石,《書法報》、《商務.旅游》、《文物鑒定與鑒賞》、《大江網(wǎng)》、《法治中國》、《央視網(wǎng)》、《團結網(wǎng)》等報刊網(wǎng)絡均有人物專題報道,書法系列作品《潯陽八景》入選首屆文藝繁榮工程扶持項目,曾策劃出版《商務.旅游-九江???,任江西美術出版社文化潯陽叢書之《柴桑雅集》執(zhí)行編輯、大型文化景觀九派詩廊藝術指導。















名家評鑒
 
      吳學全的小行楷和大字也很出彩,前者用筆細膩、點畫精到,常常以落款的形式出現(xiàn),既豐富了作品的信息含量,也進一步展現(xiàn)了作者全面的藝術修養(yǎng)。后者,豪放大氣,有解衣磅礴之勢,令人激賞?! ?br />
      ......  

      章草是吳學全的又一所長,從其作品來看,奇崛中見精微,古樸中顯情趣,尺幅之間,那種遠古氣息撲面而來。

 
——傅德鋒(著名書法家、書法評論家) 


 

名家評鑒
 
       吳學全曾多年臨習漢碑,有較扎實的隸書基礎,但又不愿沉浸在濃重的廟堂氣息中,阻扼筆墨抒情寫意的自由度,便又一頭扎入樸拙自然、隨意率真的簡帛書中,在粉黛無施、大璞不雕的民間書跡中尋求無限生機。于是,我們看到了這種既工整嚴謹又巧寓變化,既敦實古樸又飄逸奔放的嶄新面貌。而那豐筋健骨的粗重線條所構成的端偉宏闊的書體形象顯然又與他鐘情于顏體大楷不無關系。轉(zhuǎn)益多師,一意貫之,如此學書取向是令人贊許的,值得指出的是,以率真的筆墨書淵明先生率真的詩章,已為珠聯(lián)璧合,而其以沉澀厚重的用筆使書中顯出幾份沉郁苦澀的底蘊,揭示出詩人飄逸的外表下不能忘懷世事的本質(zhì),確為五柳先生之知音。
 
——趙涇生(著名書法家、資深媒體人) 



名家評鑒
 
       吳學全冊頁因其字小而精,章法上還要小中見大,對書家的基本功與創(chuàng)作能力雙重高要求,鮮有用筆不精能入選者。學全兄章草取法今草的近親平復帖,上可接古隸,下可通今草。然今人習章草多從今草入,徒具其形者多,擺布者眾,大多丟失了章草本為隸書急就體的特點,意即隸味,學全兄以隸見長,故能力避此弊。
 
——李廣志(著名書法家)  



名家評鑒
 
       吳學全曾著意于平面設計,此幅或可窺見其功夫。線質(zhì)多澀筆,注重行筆過程中的持重、綿實,墨濃時有深海游龍之力,墨枯時有云鶴飛白之趣。作者的才情,或飛揚,或沉著,在線條的游走中時現(xiàn)崢嶸。看到這樣的墨舞精靈,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種溫度,這是由線條散發(fā)出來的一種熱力。
 
   ——單永輝(著名書法家)  


 

       回頭看看自己的學書之路,偶然中似有必然,中間十多年的斷似也未斷,我所從事的設計、攝影乃至文字等工作,一切都好像是要我為書法而儲備點什么,每每伏案提  筆,心中無限溫暖,我感謝書法!
 
——吳學全